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6-15
  

  • 全选
    |
    经济与管理前沿探索
  • 王红丽 李继强 陈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国外已有信任研究中的 79 篇文献涉及的信任前置因素和后置结果进行元分析,得出信任、可信 赖性、信任情绪相区分的信任结构; 信任倾向、正直、能力、善意对信任有显著的影响关系,信任可以预测关 系长度和风险承担; 并且研究也对信任的测量类型 (信任意愿、积极期望和直接测量) 进行了区分,得出直接 测量较信任意愿和积极期望的误差较大,因而在信任研究中要谨慎使用,而信任意愿和积极期望这种概念性的 划分在实践中很难有效区分。也同时借助国外文献的元分析结果对中国的信任文化进行了探索性解释。

  • 刘泉宏 汪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1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导向历来被视为营销观念的执行工具之一而被关注。关于市场导向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现有研究存 在较大分歧,其根本原因在于二者之间并不是直接关系。据此,本文深入研究了营销能力对其关系的作用,并 考察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以中国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随着市场环境越来越动态化和复杂 化,企业必须树立市场导向观念并把它有效地转化为营销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企业绩效。

  • 许业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 EG 指数和区位商对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总体集聚水平和各地市的相对专业化水平进行了测 度,并检验了区位商的统计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空间分布在总体上呈现出集聚发展 的特征,有5 个地区 (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和佛山) 的专业化水平大于 1,其中广州、深圳、中山和珠海的 区位商具有统计显著性。

  • 张鹏 王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27-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扩展的 C - D 生产函数为基础,将空间自相关变量引入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空 间计量模型,以广东省 21 个地级市 2007 -2011 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ES- DA) 与空间滞后计量模型 (SLM) 揭示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利用空间误差模型 (SEM) 分析了广 东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不同发展层次的区域具有不同的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发展特征,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需要有不同的政策目标与政策需求。

  • 公共管理
  • 陶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碰撞交融,让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群体事件成为当前社会阶段必须面对的现实问 题。长期以来,社会各个阶层习惯于把网络群体事件视为国家与公民社会间的博弈,然而事件的最终结局并非 只有 “零和”。应该辩证地思考其衍生效果,从个体、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探究产生的根源,并以 “正 和博弈”作为研究视角和所要实现的最终效果,通过加强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创新和供给,建立多元主体治理 模式,营造高质量的虚拟社会生态文明,构建具有包容性的网络监督体系等途径,使网络群体事件趋于 “正 和”,促进虚拟社会乃至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

  • 叶圣涛 叶托 吴雪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4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游憩空间关联于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因此只能获得破碎化的公共服务,导致大部分城市的游憩空间 既不能很好地满足人的发展,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发展,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显得非常必要。为了 探索整合方案,本文从价值取向 (旅游发展取向与人的发展取向)、组织形式 (集权 - 命令式与分权 - 协商式) 展开分析,由此推导出四种可能的整合方案: 一是相关职能划归旅游局,二是成立旅游局牵头的部际协商委员 会,三是相关职能划归文化局,四是成立文化局牵头的部际协商委员会。各个城市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 况做出选择: 闲暇旅游驱动型旅游城市可以选择第 1 种方案; 商务旅游驱动型旅游城市可以选择第 2 种方案; 非旅游型中小城市可以选择第 3 种方案; 非旅游型大城市可以选择第 4 种方案。

  • 智慧城市研究专题
  • 邓毛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49-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智慧城市系统性的认知,全面梳理智慧城市从发起到实际应用的动态发展脉络,找到智慧城市得 以不断发展壮大的源动力。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入手,深入探讨了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建设条 件和发展趋势。从对城市规划理论对智慧城市的引导,以及虚拟空间对城市网络化空间结构的影响关系入手, 提出智慧城市规划的初步构想和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邓昭华 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城镇化的角度解读智慧城市。首先通过对智慧城市现象的解读,提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以问题 为导向。接着从社会、产业经济、资源环境、科技革新等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我国 未来的城镇化应该是 “智慧的城镇化”,这些挑战应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关注重点。提出四个智慧城市建设 顶层设计应该关注的方向: 关注人的发展,实现 “智慧资源”共享; 以新媒体为契机,释放社会力; 重塑城乡 职能,焕发中小企业活力; 建立环境与社会的责任感,推动 “精明增长”。

  • 刘红波 赵晔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6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行政环境的变更及公共安全现状,对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智慧城市的提 出与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操作空间,为有效控制公共安全事件注入新的理念和能量。 本文从制度和技术双重维度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提出了智慧安全作为新型的城市安全管理模式,希冀改进城 市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率和无组织状态,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 建筑美学
  • 黄烨勍 谢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69-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片区的典型街区的相关尺度现象进行实证调查,并对其相应表达出的与人性化相协调的尺度适宜性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街区尺度的差异所造成的适宜性影响,为引导城市街区形成体现适宜性的尺度特征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支持.

  • 彭祖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76-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罗定学宫代表南江流域官式建筑叙事的成就,其叙事策略上既保留通常官式建筑的特征,又适应南江流域特殊的文化语境,对其叙事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南江流域官式建筑所表征的正统思想文化内涵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 文化学
  • 徐文廷 林建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8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文化景观研究所面临的复杂性问题及总结我国文化景观研究保护的现状,从文化生态学的突起对文化景观研究方法的再定义,到通过分析文化生态学的立场与方法模式,尝试寻找出了深化文化景观研究的方向,并进行论证,即文化景观的时空性、环境响应模式、生态演替与拓展适应以及文化景观的“力场”分析。为未来文化景观及其发展与保护的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 高等教育
  • 夏正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89-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资智洪 何燕玲 江海 谢兴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93-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成果转化日益成为高校延伸其社会服务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现状,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体制机制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分析制约高校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入手,以高校自主建设的专业从事成果转化的机构为样本,探索通过制度创新设计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

  • 李明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101-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以辽宁某高校57名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30个题项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探索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子。实验数据显示,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受教师与教师教学资源组织能力、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内、外在因素和教学反思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七项内容具有一定的有效因子作用。

  • 翁祥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108-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形势下,社会思潮、文化激流互相涌动、碰撞、竞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把握思想政治领域话语权是高校工作的题中之义,以《费尔巴哈论》为借鉴,探讨其当代构建,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意识,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构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王功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112-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地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性、多变性等特征日益明显。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形势严峻,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分化一直未消停,高校思想引领的任务繁重且紧迫。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传统实体组织主导的校园文化秩序面临着现代网络虚拟组织的挑战。虚拟网络组织冲击和改变了传统实体大学生组织引导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并在深层次上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适应当前网络组织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态势,应创新大学生组织建设管理思路和方式,培育符合主流价值的网络组织。

  • 钟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3): 119-1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提出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对肇庆学院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四个模式,有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企业合作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与高水平大学及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