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肖伟斌, 许磊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脱虚向实”的重要途径。结合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我国省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指数进行测量与对比分析,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该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高,增速较慢;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虽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速快;东、中、西地区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差距在逐年缩小。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显著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其对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作用更强,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小且不显著。门槛效应分析表明,在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源禀赋条件下,数字经济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边际效应递增作用。进一步空间计量分析表明,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与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与本地区相比,这种溢出效应更易发生在相邻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方相比,这种溢出效应则更易发生在地理距离相近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