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1-15
  

  • 全选
    |
    中国式现代化
  • 王晓丽, 李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1-7.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其生成具有理论继承性、历史必然性和时代必要性。理论层面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推进,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关于精神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和价值性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历史层面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于破解精神生活现代性难题的历史境遇,是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物质-精神”矛盾、弥合“个体-社会”精神生活鸿沟、解决精神生活贫富分化问题的中国方案。时代层面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于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
  • 胡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8-17.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新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开创的现代化道路。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加充分发挥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教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在于它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主要推力,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基础力量。教育要抓住关键点发挥支撑作用,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发展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深化教育国际合作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从而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题研究
  • 邓利方, 陈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18-38.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与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通过选用群决策法与熵值法构建高科技人才吸引力评价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科技人才吸引力进行衡量;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σ收敛分析与β收敛模型测度珠三角及三类都市圈吸引力差距的演变、时变及收敛特征;运用ADASYN算法开展俱乐部收敛检验的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高科技人才吸引力总体向好发展;高科技人才吸引力空间相对不平衡性特征显著,但空间绝对不平衡性呈缩小态势,其中深莞惠与珠中江都市圈吸引力具有显著梯度效应,呈两极分化趋势;高科技人才吸引力存量收敛性不显著,增量收敛性特征显著。珠三角整体、深莞惠与珠中江都市圈吸引力呈σ发散、β收敛态势;广佛肇都市圈吸引力则呈σ收敛、β收敛态势。据此,珠三角各城市亟须补齐发展短板,发挥比较优势,其中高吸引力地区扩大辐射效应,低吸引力地区发挥追赶效应,以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 人工智能专题研究
  • 刘伟杰, 岳宗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39-45.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ChatGPT既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变革,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以互联开放的知识服务,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新形态,以精准灵活的个性系统,增强了学生群体语境选择自主性,以高效的数据智能算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依赖浅层思考、算法封闭知识盲区、师生关系弱化等问题。因此,规避ChatGPT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伦理挑战,要慎思、建构、契合、赋能,要变革教育理念、完善科技伦理风险介入监管体系,增强师生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共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智能建设,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发展。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宋田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46-55.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不仅指明了主体劳动的现实价值和基本要素,而且明确区分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科学理解和全面把握技术现代化与劳动关系提供了理论遵循。“工具机”是资本主义技术现代化的发端,加速了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在机器大工业时代,以“自动的机器体系”为关键特征的技术现代化不断淘汰扮演体力输出角色的劳动者。在数字智能时代,以人工智能为显著标识的技术现代化不断淘汰承担智力输出角色的劳动者。技术现代化消灭了确证主体对象性的途径,引发了公众对技术现代化的“近忧”与“远虑”。从《资本论》视角来看,技术现代化既是主体确证劳动现实性的基础,也是实现自由解放的依托。技术现代化与劳动解放是统一的动态过程,绝不能因其流放劳动的消极向度就否定技术现代化,而是应当消解资本对技术现代化的控制,发挥其正向效能,使之为建构“自由王国”服务。
  • 经济与管理前沿探索
  • 李红锦, 郑司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56-71.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研发创新活动的两阶段DEA效率评估模型,将研发创新活动的总体过程分解为创新专利研发阶段和研发成果经济效益转化阶段,使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样本,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以及分解效率值,并从时间和省份个体的角度分析创新活动各个阶段的效率值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创新专利研发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效率总体处于中高水平;研发创新活动规模报酬递增,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转化规模报酬不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研发活动存在“高效应用,低效研发”的现象。最后,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活动的政策建议。
  • 法学
  • 王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72-80.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行政协议司法审查模式存在“行为说”与“合同说”两种观点,致使实务中行政协议司法审查体系失序。行政协议兼具行政性与协议性的特征,决定了行政协议司法审查体系的构建应兼容行政与民事两种司法审查规则。行政司法审查能够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共利益;民事司法审查在保障行政机关合法权益的同时又利于相对人权益之救济。在对行政协议进行司法审查过程中,要允许同时适用民事与行政法律规范,并对行政协议争议缘由进行类型化总结:当行政机关或相对人在无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违背协议约定时,对于争议内容的审理应直接适用民事法律规范,但要引入一定的行政诉讼程序规则;当行政机关以行政优益权为由违背协议约定时,宜回归行政诉讼审理模式,确保行政协议司法审查的规范化。
  • 李希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81-91.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竞争法学界对竞合理论研究的阙如致使行政执法机构对竞争法律规范竞合的认定和处断规则存在分歧和错误,建构科学的竞争法律规范竞合适用规则格外重要。竞合理论的法理基础是充分评价且不重复评价受损害的竞争法益,通过解构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益结构,当同一行为同时满足两法相关规范的构成要件时,反垄断法的双层法益可以完整吸收和还原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三重法益,因此竞争法律规范的竞合类型属于法条竞合。在此基础上,通过行为类型的形式竞合与竞争法益的实质竞合建构起竞合认定规则,匹配重法吸收轻法的竞合处断规则,同时在程序层面完善中央反垄断执法与地方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协调机制,搭建起完整的竞争法律规范竞合规则。
  • 姚显森, 张遥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92-102.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破解涉黑财产的证明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创设了涉黑财产证明简化机制。该机制构建了有证据和高度可能的涉黑财产指控标准,对被告人提出说明财产合法来源的要求,但是这些标准和要求的内涵并不明确,导致控辩双方在涉黑财产证明的证据标准、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在国家公权力主导的涉黑财产证明中,该机制极易过度简化涉黑财产的证明,引发不当降低涉黑财产指控标准,违背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原则,造成涉黑财产裁判的非实质化等风险。防控涉黑财产证明简化的风险,应当坚持公诉机关承担涉黑财产的证明责任,适当规范公诉机关涉黑财产指控的证据标准和证明标准。明确被告人不承担涉黑财产合法性的证明责任,仅负担与定罪量刑无关且性质不明财产合法来源的说明义务。
  • 王梦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103-112.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作为国际民商事诉讼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正努力通过直接管辖权项目协调各国在管辖权问题上的矛盾。考虑到现阶段针对直接管辖权的所有内容制定约束性文书存在困难,各方仅就制定平行诉讼约束性文书达成了初步共识。至于平行诉讼约束性文书的具体框架与内容,仍待进一步讨论。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必将深度参与平行诉讼约束性文书的制定过程。为确保我国参与国际谈判时享有充分的法律基础,有必要尽快完善与涉外平行诉讼有关的现有规范,限制立法放任平行诉讼的立场,优化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规则,建立有限度的禁诉令及配套制度。
  • 公共治理
  • 罗仙慧, 郑方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113-121.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是实现“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财政绩效评价的理念、逻辑和方法,审视首轮“双一流”高校建设财政教育支出的绩效表现,存在经费投入规模不足、资源配置失衡、管理效能欠佳等问题,折射出多重结构性矛盾。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使命,以绩效评价倒逼财政教育支出绩效提升,应铸造新的发展动能,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一是加强“双一流”高校建设财政资源的统筹协调性,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二是增强高校对资金整体统筹的自主性,推进教育财政数字化治理;三是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体系和机制,强化结果应用及激励、问责,不断提升高教满意度。
  • 社会学
  • 曹小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122-129.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受胡焕庸线的影响,学术研究能否超越该地理线的束缚?以我国互联网研究为例,发现学术生产与传播亦存在空间层面的胡焕庸线现象,即东南部省份的互联网研究呈现绝对主导地位且更多被东南部学者所引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新自由主义式的人才流动和互联网技术鸿沟这两个因素并不足以解释学术胡焕庸线的存在。如何更有力地引导学者选择西部地区作为初次就业地,规范人才流动政策,并在硬件条件、激励政策、人才培育等层面有实质性倾斜,成为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研究对理解人才流动、学术生产与传播对空间政治的建构与突破提供了个案式的借鉴。
  • 苏鹏, 何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130-138.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乡村医生职业代际传递意愿对于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解决“招不进”“留不下”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乡村医生代际传递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乡村医生职业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低,仅有26.6%的乡村医生愿意子女继续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执业资格、家庭年度总收入、擅长的诊疗方式、执业与晋升政策满意度、收入政策满意度等因素均对乡村医生职业代际传递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要重视乡村医生职业代际传递问题,对乡村医生个体因素、家庭因素、职业因素、政策因素等进行针对性改进,提升乡村医生职业代际传递意愿。
  • 李静雅, 林悦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 25(6): 139-154.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3.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照料孙代型随迁祖辈家庭代际关系及其家庭服务策略,对随迁祖辈的个人幸福、家庭和谐与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照料孙代型随迁祖辈的深度访谈,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有关随迁祖辈家庭代际关系的代际互动情境、家庭信念系统和代际沟通过程三个核心观测范畴,将随迁祖辈家庭代际关系划分为亲密和谐型、互惠有间型、疏离忽视型和失调冲突型四种。基于随迁祖辈主体视角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家庭代际关系在代际互动情境、家庭信念系统和代际沟通过程方面呈现出差异化的类属特征,为分析随迁祖辈所处的临时性扩大化家庭的代际关系及其服务需求定位提供理想类型参照。最后,根据不同类型随迁祖辈家庭代际关系的共性特征和潜在问题,提出针对家庭整体或家庭成员的社会工作服务方向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