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7-15
  

  • 全选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
  • 解丽霞, 李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1-8.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用历史思维治国理政,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政治保障,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的政治动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与方法,大历史观是党史学习研究的基本遵循与指引,以唯物史观与大历史观为根本视域,总结百年党史的发展经验,把握百年党史的演进规律,明晰百年党史的发展大势,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 林绪武, 周玉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9-17.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理论刊物,是这一阶段传播列宁主义的重要载体。《群众》周刊阐释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民主革命的理论和帝国主义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厘清了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为传播列宁主义,《群众》周刊译介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扩大列宁主义的影响;连载联共(布)党史和苏联史的辅助材料,阐述列宁主义的形成过程;在列宁和十月革命的纪念日刊发文章,阐明列宁主义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传播列宁主义的过程中,《群众》周刊宣传列宁的革命导师形象,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范例,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发展。
  • 经济与管理前沿探索
  • 徐勇, 陈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18-28.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我国A股市场上中小板和创业板2010—2018年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混合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持股对我国中小创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提升效应,而且持股比例越高,提升效应越大。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成长性越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异质性分析发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处于成熟期的中小创上市公司和民营中小创上市公司的绩效提升效应最强,并且当企业家信心较高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影响也较大。该研究结论对推动中小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提升中小创上市公司绩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陈明, 张伊雯, 王金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29-40.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品牌爱好者聚集在互联网媒体中交流品牌体验,形成了在线品牌社区。将在线品牌社区作为研究情景,以社区中的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线品牌社区氛围、社群意识与消费者品牌认同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在线品牌社区氛围对消费者品牌认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社群意识(包括社群满意、社群归属、社群承诺三个维度)对在线品牌社区氛围与消费者品牌认同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社区-品牌契合度调节了社群满意、社群归属与品牌认同之间的关系,然而在社群承诺与品牌认同之间的关系中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企业开展在线品牌社区意识培养和营造在线品牌社区氛围提供理论指导。
  • 曾萍, 郭华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41-54.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家族控制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内在机制相关研究的不足,基于家族企业系统理论,从经济目标和社会情感财富目标的双重视角出发,选取2013—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家族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划分为市场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地位两个层面)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家族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呈倒U形关系;企业竞争地位削弱了家族控制与社会责任的倒U形关系,市场集中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该研究结论不仅从经济目标和社会情感财富目标的综合视角揭示了中国情境下家族控制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机制,而且在实践方面为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 曾敏刚, 王秀慧, 黎建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55-66.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冷链物流较普通物流产生更多碳排放的实际情况和现实中物流网络中的节点存在中断风险,利用情景描述法刻画冷链物流网络中节点中断的情景,兼顾货损成本、碳排放成本和缺货损失成本、运输成本,构建了冷链物流网络规划模型。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求解过程主要采用模拟二进制交叉算子对决策变量进行降维。通过算例证明了冷链物流仓库网络规划模型可行性,并与贪婪算法对比证明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可以根据公司的现状和商品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弹性系数使公司的物流总成本最小。
  • 法学
  • 马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67-76.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新行政诉讼法全面实施以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案件类型日益丰富,现行法律规定以制发检察建议这种单一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履职的诉前程序设定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要,亟待完善。引入诉前磋商机制是对制发检察建议单一路径的补充,丰富了诉前程序的结案类型。依据案件类别与情节轻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诉前程序,使得一部分案件可以通过诉前磋商机制解决,弥补了检察建议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出诉前程序的辅助功能,及时督促行政机关纠错和履职,极大减轻检察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的对抗情绪,节约公共资源投入,形成共同保护公共利益的合力。
  • 许俊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77-86.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宪法的认识存在偏差,有必要对经济宪法概念加以重释。宪法、经济宪法、经济法密切相关,分析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是重释经济宪法概念的前提。对经济宪法的产生与沿革进行了梳理,经济宪法正在从隐性向显性经济立宪变迁,经济宪法在当代需要为国家经济做出“顶层设计”。经济宪法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原则的宪法规范;宪法则是人民通过立宪来当家做主,组成国家、管理国家,而且统率其他法律法规和整个法治的根本准则暨最高准则。未来我国务必要在经济宪法内容中明晰加强对经济宪法的遵守。
  • 公共管理
  • 郑烨, 姜蕴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87-98.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实践中“放管服”改革的全面推进使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当前研究成果呈分散化、碎片化状态,缺乏系统性梳理。以CNKI收录的1 000余篇“放管服”改革研究文献为样本,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和共词分析法,对国内“放管服”改革研究的演进历程与趋势、热点主题等进行挖掘和梳理。结果表明:“放管服”改革的研究经历了探索、深化和爆发三个阶段,演进趋势则体现出四条发展轨迹。研究热点主题包括改革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实践模式、实施效果及优化路径三个方面,具体而言,改革内涵主要是从“放管服”单一维度及其组合视角进行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整体性治理等多个理论;当前各省模式既有共性,又显特色,研究省份以东部居多,中西部较少;改革的正面效果主要包括政府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负面效果及优化路径是从民众获得感等四个方面提出并改进的。同时,归纳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
  • 刘国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99-108.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合法致富是衡量财富获取正当性的基本准则,合法致富认同是合法致富行为的心理前提和基础,不合法致富及其造成的不合理贫富差距使合法致富认同遭遇认同危机,这对市场经济发展及法治和伦理道德建设构成严重威胁。摆脱认同危机、促进合法致富认同,就是在构建防止道德底线下滑的大坝,奠定高阶道德标准发挥应有作用的基石,也就是在构建财富伦理、维护社会正义与和谐。促进合法致富认同不仅要在现实层面应对不合法致富及其造成的不合理贫富差距,也要在思想层面巩固一切有利的精神文化资源,树牢合法致富的光荣感和正义感。
  • 新闻传播
  • 徐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109-121.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对于社交网络“标准偶像”现象和机理的研究,仍缺乏足够重视、专门实证探讨和理论自觉。明确提出“标准偶像”的理论概念,并进行其机理实证分析。采用潜在语义分析(LSA)对微博用户的文本数据进行挖掘,结合统计检验和路径分析考察标准偶像的作用。社交网络内容生产中,高粉丝数、高流量、高咖位的用户,其个体的内容整体不是趋向丰富性、垂直细分和特立独行的差异化,而是趋向越来越重复、趋似和标准化。微博用户的粉丝数越高,则其趋同于标准用户的程度相应越高,用户粉丝数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闭合,促进高粉阶层的异质性不断被削磨,同一化标准化程度不断增加,表现出“标准偶像”的现象、效应及其社会文化逻辑。微博中的“标准偶像”及其传播后果,蕴含着从“大众偶像的胜利”到“标准偶像的胜利”、从多样话语崛起到封闭圈层和“社会窄化”的转向。
  • 周建青, 李俊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 23(4): 122-130.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陷入停滞的今天,基于关系存在的社群经济仍然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社群的形成和发展是技术、商业、文化、心理和社会多维逻辑配合下的结果,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构建了社群的形态、社群内部成员的关系以及社群实现商业化变现的可能性。支撑社群经济成立的多维发展逻辑,对社群经济的话语关系塑造有重要的影响。社群经济各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群信息传播模式、所扮演社群角色符号化的话语体系以及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群经济的话语关系。在社群经济中,通过运营成熟的话语关系,能催发情感认同和信任关系,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商业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