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2-20
  

  • 全选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题研究
  • 刘人怀, 张书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1-8.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澳门2010-2017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澳门会展业的经济带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澳门会展业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就业和投资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同时对本地旅游、物流、酒店以及零售等第三产业的拉动效应也比较显著。将本次实证结果与其他同类研究结论相比较,发现澳门会展业经济带动效应的发展特征为:会展业对旅游、物流、酒店等行业的带动效应呈增长趋势,而对博彩业的带动效应则明显下降。未来澳门应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会展合作,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通过培养会展龙头企业、拓展会展项目类型、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以及提升交通便利水平等措施,进一步将会展业建设成为澳门支柱产业之一。
  • 万俊毅, 韩亚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9-20.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发展与食品安全保障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打造优质湾区生活的基础。大湾区各市食用农产品供给能力与农业产业链的优势环节不同,各市在农业和食物系统存在广泛合作空间。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食用农产品供给优势指数时空变化特征明显,优势产业逐渐突出;大湾区内农产品供应能力分布呈现不断积聚态势,中心地区农业发展地位逐步弱化,边缘地区农业发展强劲;各市农业产业链分类功能水平不均衡,但可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大湾区农业与食物系统合作。
  • 夏正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21-30.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推动"双创"的升级版意见中确定的指标,粤港澳大湾区持续致力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通过政策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力促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营建创新创业聚居区,鼓励科技创造,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在推进"双创"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应当加强区域政策协调性,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深度挖掘大湾区人才资源,强化内地与港澳的创新交流;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积极推动与国际规则对接;优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为"双创"升级持久充能。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王玲, 谢加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31-37.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是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从生成逻辑来看,增强人民获得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这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展开则是其理论逻辑,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现实逻辑,这三者共同构成人民获得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生成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获得感得到全方位提升,获得感的内容不断丰富、受益的区域更加广泛、受益的群体更加普遍、评价的标准更加科学;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获得感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建共治共享、以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拓展人民获得感的客观内容、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的主观感知、通过扩大开放以营造和提升人民获得感的良好外部环境。
  • 任帅军, 杨寄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38-45.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神圣家族》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初期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从二者出发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唯物史观的过程,解决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争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不成熟到成熟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通过对思辨唯心主义展开批判,扫清了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障碍。他们不仅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被异化的关系,而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生产关系的思想。他们已经深入到"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当中来理解群众作为"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的历史作用。他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中通过"生活"概念揭示出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动力问题。从对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从揭露异化的社会关系到生产关系思想的形成,从"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到"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表明历史唯物主义已经成为科学的理论形态。
  • 经济与管理前沿探索
  • 曾萍, 朱轩, 孙奎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46-55.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企业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以双元创新为中介变量、政治关联为调节变量的吸收能力作用于创新绩效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广东省与上海市的384家企业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双元创新在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政治关联强化了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消化能力,并通过双元创新对企业绩效起正面影响。研究结论深化了对吸收能力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内在机理的理解,也为吸收能力、双元创新和政治关联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
  • 冯锋, 吴彩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56-63.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成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房产税作为中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对缩小贫富差距有着重要意义。以2011年沪渝两地房产税改革试点为研究对象,分析房产税对贫富差距的影响;采用双重差分法,利用中国24个城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对沪渝两地房产税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行研究,分别探究了两地不同的房产税改革模式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并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上海的房产税征收模式将会扩大贫富差距,而重庆的房产税征收模式能够缩小贫富差距。
  • 李锋, 王妍沣, 胡锦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64-73.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P2P交易网站中,用户被其他用户的评价有正面评价也有负面评价。这使得网络中意见领袖的观点更加重要,而意见领袖的识别也变得更加复杂。本研究从一个比特币交易网站上获取用户之间的评价数据集合,构建了用户评价的有向加权符号网络。同时,根据用户评价他人的记录和被其他用户评价的记录,对用户进行类别划分。进而,从复杂网络分析的视角,对用户的评价数量和评价值分类统计;并且,计算了用户各个属性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描述用户行为的多个属性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相关性;而用户的网络入度指标或出度指标,都可以作为网络意见领袖的评价指标。
  • 彭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74-80.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2013年以来,福建水产品出口总值持续排名全国第一。作为中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省份,福建水产品出口遭遇的SPS措施更值得关注。研究借助引力模型,运用实证分析SPS措施对福建水产品出口日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日本的SPS措施在短期内对福建水产品出口产生了显著的阻碍作用,但从长期来看,SPS措施却对福建水产品出口影响显著为正。因此,福建水产品出口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降低SPS措施短期内的负面效应,提高SPS措施制定和决策效率,发挥其长期的正面效应,并多元化出口目的国市场,降低出口风险,以进一步提高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 法学
  • 李春芳, 彭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81-88.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商标囤积行为扰乱商标注册秩序,浪费社会资源,需要进行规制。司法实践中大都把囤积的商标作为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进行无效处理,这种规制方式有其不合理之处。商标囤积现象的根源是我国商标使用义务制度不完善,新《商标法》要求在商标申请注册时对申请人的申请意图进行审查。为进一步完善商标使用义务制度,需要规定具体的审查商标申请人申请意图的方式。同时可要求商标权人在商标注册后每隔三年提供商标实际使用的证据用以备案,不提供的由商标局主动撤销相应的注册商标,并禁止未使用的商标转让,以此来共同阻止商标囤积行为的发生。
  • 王雷, 闫琳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89-101.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在案多人少的司法现实中,案件繁简分流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河北三级法院一审民事案件的繁简分流改革和相关数据分析,剖析出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划分标准不具体、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简易程序受到抑制、现实保障不足等问题。对于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于宏观层面提出从司法改革、立法与实践、践行"枫桥经验"、司法规律等方面进行整体思路设计;于微观层面提出的实现路径包括设立识别标准,建立专业法庭、速裁庭与实行标准化、要素化庭审,推进司法文书改革,做好"后勤"保障。同时提出繁简分流改革应当具备的司法意识,避免司法实践中"花架子"和"浅尝辄止"的改革形式,倡导在"因院制宜"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有效路径和改革方法。
  • 公共管理
  • 孟祥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102-110.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价值观念碎片化和居民群体异质化导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式微,为乡村公共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阻力。这要求从历史视角对乡村公共文化进行深入考察,理清乡村公共文化变迁的轨迹并对其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处理好国家干预、市场机制以及乡村精英三种力量间的关系。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复活到目前新旧理念纠缠的变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正在面临需求场域、空间场域与情感场域的发展困境,对乡村公共文化发展进行多向度考察就显得非常重要。观念表达、力量支撑和功能承载是三个关键向度,成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质量的三个测度标准,要分别从内在素养、底层支撑、功能外显等方面进行把控。与三个测度标准相对应,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过程中需要在培育精神、整合资源与打造空间等方面下功夫。
  • 房俊东, 张伊雯, 罗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 21(6): 111-120. https://doi.org/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产业扶贫作为中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解决贫困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产业扶贫的能力建设,尤其是贫困农户的能力建设,需要引起重视。本研究以国内6个省(区)下属的贫困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3 964份有效问卷,探究了政府能力建设对产业扶贫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能力建设中的扶贫信息沟通能力建设和政府内部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和项目参与能力建设对产业扶贫绩效产生间接正向影响;政府能力建设中的扶贫项目与资源的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对产业扶贫绩效产生间接正向影响。本研究为政府提升产业扶贫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